創傷的經驗不一定都很明顯,尤其是童年,我們是最無助、最依賴的時候如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令我們覺得自己不值得或不被接納,創傷就會出現,我們就會切斷與自己的「真我」連結。
因此,創傷不一定只來自災難事件(例如:嚴重的虐待或忽略)。
有位當事人(簡稱“C小姐”)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童年有任何創傷。她來自其認為很「正常」的家庭,爸爸工作認真,家中糧食不缺。父母不喝酒,婚姻仍維持至今。家中也沒嚴重的言語或身體虐待。
但C小姐幾乎沒什麼童年回憶,人生重要的里程碑階段都是「一片空白」,且臉盲問題嚴重,難以辨別清楚人的樣貌。當她跟朋友聊天時,她對朋友提起的共同回憶完全沒印象。其實,C小姐不是沒記憶,她能夠記得情緒,只不過無法將這些情緒感受與具體的經驗連結一起。她可以感受道5歲時躺在床上擔心世界會怎樣崩裂、父母可能死掉、有人會闖入她家等。這是因為她總覺得她家「一定會有什麼事發生」,萬一發生,就要全家一起承擔,這是很憤怒和焦慮的事。
她和家人不一樣,他們無法面對恐懼,但她卻被指很淡定,是個悠哉和隨和的孩子,像是沒什麼事情可煩擾到她。
其實這種淡然是一種應對策略,是她潛意識在她承受壓力時保護她的方式。這策略就是「抽離自我」。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提供的「童年不良經驗量表」共有十題,只要回答「有」就是一分。全世界接近70%的人至少有一分。
找出自己童年發展出來的「情緒應對策略」,將有助你了解你現時遇到的人際關係問題和情緒困擾的原因。